看圖寫話
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,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是為三年級的作文打基礎的。也是培養孩子認知能力、形象思維能力、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。學校老師三令五審讓家長重視這個作業,可是如何輔導孩子寫好看圖寫話卻又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。
《看圖寫話》以一幅幅圖畫作為材料,培養學生的觀察、想象和表達能力,是豐富語言積累的好方法,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第一步。看圖寫話旨在培養小學生寫人、記事、寫景的能力以及狀物、想象的思維。
方法/步驟
1.首先要學會看圖 培養孩子的觀察力
看圖寫話第一步要從指導孩子如何看圖做起,看圖要掌握一個順序,可以從先上后下、或先左后由、或由遠到近、或從中間到四周的順序,讓孩子仔細觀察:圖上畫的是什么?(什么時間?在哪兒?都有誰?),讓他對圖畫所包含的內容有一個總體的了解。
接著再讓他由整體到局部觀察:圖上發生了什么事?(幾個人物?在做什么事情?怎么做的?),讓他找出圖畫所描述的重點,也是這幅圖所要寫的重點,也就是通常所說的“故事情節”。
再接著觀察細節:人物的年齡、性別、體貌特征、衣服的顏色等等,還要觀察主人公的表情、動作等,從而可以推斷出人物的心里活動。周圍環境的情況、天氣情況等也是所需注意的一個細節,可以具體的描述出事情是發生在何時、何地。
2.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
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,而且比較單調,我們在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的同時,通過向孩子提問問題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,讓畫面變得生動鮮活起來。比如:畫面上看到的是小猴子在吃香蕉。家長可以問:“小猴子是怎么搶到香蕉的?”孩子們就會通過假山上猴子不同的動作,想象猴子搶香蕉的場景,整個畫面立馬就豐富了起來。
這兒需要強調的是,孩子的想象力最豐富,并且也充滿了他這個年齡段的童趣,家長不要憑著自己的“經驗”和“常規”來糾正或是反駁孩子,這樣下去只會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。
3.要學會說話
看完圖之后,讓孩子試著把剛才所觀察到的描述一遍。在說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有條理、有次序、清楚的表達,注意孩子用詞的準確性,注意孩子說話的連貫和完整性。家長可提供幾個和畫面相關的詞語或短語,讓孩子在說話的時候給運用到句子中去,一是可以鍛煉孩子活用詞語,也可以讓文章變得更加生動。
4.要注意格式和標點符號
寫作時格式和標點符號是必須規范的一個重要因素,一定要讓孩子從開始就養成一個好習慣。對于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是:標題寫在第一行中間、每個段落的第一行空兩格起第二行頂格寫、正確的使用(,。!)等、標題符號占一格、(,。!)不能出現在句首可寫在上行最后一個字的右下方。
5.注意書面整潔和錯別字
作文考試中書面和錯別字都是有扣分項的,良好的習慣都是從起步開始培養的。在書寫過程中不要胡亂涂改,如有寫錯可用橡皮擦干凈后重新書寫,不要直接在原字(句)上涂改,使整體的書面看起來干凈整潔。因一二年級的孩子識字數量有限,家長要注意糾正孩子的錯別字,特別注意的是容易混淆的同音字。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