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級新生需培養的六大習慣
- 2015-05-07 14:35:00
- 皮皮魯 原創
- 7944
孩子9月份就要入學成為一年級的新生,因此更多的家長特別關注關于孩子如何能夠做好入學的準備話題。經后很多專家的指點后發現,孩子能否盡快適應小學生活,關鍵是在入學前后快速養成良好的習慣。作息規律、按時吃飯、按時上廁所、愛學習等六大習慣,都需要我們家長提前配合“養成”,一個都不能少。
一、給文具貼標簽: 養成愛護文具的習慣
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室里,老師們每天都能撿到一大把鉛筆,卻沒有人來認領,因為孩子們也認不出這些看上去長得差不多的鉛筆到底是誰的。
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在鉛筆、書皮上,貼上寫有名字的標簽。同時可以給孩子購置專屬的小書桌,培養“自己的小天地”的意識,鼓勵孩子自己打理課本、文具。
“要養成愛護、管理文具的好習慣,一般學習好的孩子都是愛護文具的孩子,通過文具可以看出他們對學習認真的態度。另外,不要買太花哨的文具,防止文具變玩具。
二、催孩子看時間: 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
由于小學到校時間比幼兒園要早得多,為了避免遲到,以及保證學習精力,建議家長開學一兩周就開始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。
孩子早上7點起床、晚上8:30上床比較合適,如果孩子一開始不肯入睡,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上床,讀幾個故事,幫助孩子進入休息的狀態。
三、給孩子做飯: 養成吃早餐的習慣
幼兒園里一般都有安排點心時間,所以許多偷懶的父母常常早上不做飯,把孩子往幼兒園一送,等著吃點心就行。
孩子進入小學,就沒有這個待遇了,如果沒吃早餐,在學校餓著肚子,哪里還能集中精力上課呢?因此建議家長們首先改變自己的作息習慣,早起為孩子做好早餐,或者買好早餐,讓孩子從容地在家填飽肚子,再精神十足地上學去。
四、督促孩子上廁所: 養成定時排泄的習慣
由于小學一堂課是40分鐘,中途不能隨意走動,所以,孩子上廁所時間若不定時,很容易遭遇尷尬。一些低年級的老師提醒我們:要給孩子養成定時排泄的好習慣,由于剛入學一些孩子由于“內急”又不好意思開口,把大小便拉在了褲子上的事情會時有發生。“讓孩子養成早起上廁所的習慣,這樣不耽誤上課,也讓孩子的一天神清氣爽。下課不要貪玩,該上廁所的趕緊上。”
五、給孩子當“陪讀”: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
老師建議:入學初家長可“陪讀”。
“小學高年級不贊成陪讀,但是小學低年級,尤其是一年級第一學期,我個人觀點,家長陪讀很重要。”這個時候陪讀,可以及時感知并彌補孩子的缺漏,糾正孩子的坐姿和握姿,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,還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交流和感情。
六、別打擾孩子看書作畫: 養成注意力持久的習慣
如果孩子不能養成持久的注意力,那么一堂課40分鐘根本坐不住,也談不上好好學習了。因此建議在入學前,我們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,比如畫一張畫,讀一本書,事先告訴孩子沒有完成不能做其他的事情,家長中途也不要端茶送水打擾孩子。
“剛開始20分鐘,加到30分鐘,40分鐘……培養孩子持久性的注意力。
以上幾點家長們多加注意,及時培養好的習慣,我想孩子們入學后也會很快的適應學校的生活,做個快樂的小學生的!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
- 兒童故事
- 教育資源
- 小學語文
- 小學英語
- 小學數學
- 資源下載
- 專家講座
- 智慧山微課
- 少兒英語
- 專項復習
- 各科教材
- 課外讀物
- 育兒博客
- 書籍推薦
- 胎教音樂
- 經典兒歌
- Scratch編程
- 一年級新生
- 飲食健康
- 學齡前
- 兒童電影
- 成長故事
- 學習寶典
- 幼小銜接
- 古詩文
- 影視動畫
- 科學小實驗
- 精選課程
- 書法比賽專用
- 首頁課程介紹
- 小學指南
- 智慧山活動
- 說明
- 家庭教育
- 曬飯—一早一晚
- 兒童編程
- 編程網站
- 智慧山圖書館
- 小升初
- 英語學習
- 智慧家庭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