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語文分清“的”“地”“得”,
- 2018-12-06 14:18:00
- 張秀宇 原創
- 12490
結構助詞“的”“地”“得”這三個詞使用頻率高,出錯率也高。
如何幫助孩子分清三者的用法,避免胡亂混用?
現在把“的”“地”“得”的歌謠呈現給大家,讓孩子輕松掌握三者的用法。
【初階】
“的”“地”“得”字歌
“的”字歌
白勺“的”──“是什么”,
名詞跟著白勺“的”。
紅紅的是什么?
紅紅的太陽和蘋果。
金黃的是什么?
金黃的玉米和花朵。
寬寬的是什么?
寬寬的公路和大河。
長長的是什么?
長長的繩子和火車。
美麗的是什么?
美麗的鮮花和景色。
香甜的是什么?
香甜的點心和水果。
又高又大的山,
又粗又壯的樹,
各種各樣的橋,
婉轉動聽的歌,
……
“地”字歌
土也“地”──“做什么”,
跟著土也做動作。
輕輕地做什么?
輕輕地擦,輕輕地摸。
悄悄地做什么?
悄悄地走,悄悄地說。
熱情地做什么?
熱情地照顧我。
急急忙忙地做什么?
急急忙忙地去救火。
懶洋洋地做什么?
懶洋洋地曬太陽。
高高興興地唱,
痛痛快快地玩,
安安靜靜地想,
端端正正地坐,
……
“得”字歌
雙人“得”──“怎么樣”,
到底怎樣“得”來幫。
跑得怎么樣?
跑得快極了!
跳得怎么樣?
跳得可真高!
寫得怎么樣?
寫得工整又大方。
唱得怎么樣?
唱得動聽又響亮。
嚇得怎么樣?
嚇得臉白又心慌。
凍得怎么樣?
凍得臉紅又手僵。
哭得天昏地暗,
笑得合不攏嘴,
摔得鼻青臉腫,
累得直不起腰,
熱得滿頭大汗,
長得白白胖胖,
……
【中階】
精練歌謠
“動”前“土”(地)
“名”前“白”(的)
“動形”之間“雙人來”(得)
【高階】
系統掌握
“的、地、得”的基本概念
1.相同之處
“的、地、得”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,都起著連接作用;
它們在普通話中都讀輕聲“de”,沒有語音上的區別。
2.不同之處
“的、地、得”在普通話中都讀輕聲“de”,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:在定語后面寫作“的”,在狀語后面寫作“地”,在補語前寫作“得”。
這樣做的好處,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確化。
“的、地、得”的簡單判定方法
“的”后加名詞,“地”后加動詞,“得”后加形容詞。
1."的”后面跟的都是名詞
例如:他的媽媽,可愛的花兒,誰的橡皮,清清的河水
2.“地”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
例如:用力地踢,仔細地看,開心地笑
3.“得”前面跟的多動詞,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詞,表示怎么怎么樣的
例如:掃得真干凈,笑得多甜啊
記住三條規則
總之,正確使用“的、地、得”簡單地說只要記住三條:
1.名詞前面的修飾成分,用“的”字銜接,作名詞的定語;
2.動詞前面的修飾成分,用“地”字銜接,作動詞的狀語;
3.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補充、說明成分,用“得”字連接,作動詞或形容詞的補語。
以上幾種用法,可以寫成下面的公式:
修飾限制+“的”+名詞
修飾限制+“地”+動詞
動詞(形容詞)+“得”+補充說明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
- 兒童故事
- 教育資源
- 小學語文
- 小學英語
- 小學數學
- 資源下載
- 專家講座
- 智慧山微課
- 少兒英語
- 專項復習
- 各科教材
- 課外讀物
- 育兒博客
- 書籍推薦
- 胎教音樂
- 經典兒歌
- Scratch編程
- 一年級新生
- 飲食健康
- 學齡前
- 兒童電影
- 成長故事
- 學習寶典
- 幼小銜接
- 古詩文
- 影視動畫
- 科學小實驗
- 精選課程
- 書法比賽專用
- 首頁課程介紹
- 小學指南
- 智慧山活動
- 說明
- 家庭教育
- 曬飯—一早一晚
- 兒童編程
- 編程網站
- 智慧山圖書館
- 小升初
- 英語學習
- 智慧家庭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