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孩子讓你“丟臉”,還是你讓孩子失去尊嚴!
- 2015-04-01 22:15:00
- 王玉濤
- 轉貼:
- 給孩子最好的
- 3929
“你的兒子真聰明!”“你的女兒真是多才多藝!”每個粑粑麻麻聽到別人這樣夸自己孩子的時候,心里一定都會美滋滋的。然而,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優秀,也不是所有優秀的孩子都能讓父母在不同場合都能“有面子”。你不高興也好,內心惱怒、失落也罷,說穿了是站在自私角度的執著。孩子還是那個孩子,有他的快樂,有他的精彩,而你本該是最懂得他的美、他的好、他的獨特的那個人。當你在眾人面前抱怨或是指責自己孩子的時候,你維護的只是自己的面子,傷害的卻是孩子的尊嚴。
孩子不是你的一枚胸針一副耳環,他來到這個世界,并不是為了成就誰的成就感,更不是為誰爭光,淡定地面對孩子為我們“丟臉”的時刻,是媽媽向尊重孩子獨立人格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。
“快唱一個,不然媽媽不高興了”,“你這個膽小鬼,一點用都沒有”,“這孩子就是這么狗肉上不了正席”……媽媽數落孩子,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表演了,自己家的如果不這樣,就會被認為是笨、不會唱。
事實是,沒有人關心你的孩子會不會唱歌,你跨不過去的只是自己的面子??峙率澜缟现挥腥祟愡@種會思考的動物,有著如此強烈卻往往不自知的攀比心,每個為人母者,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優秀的,因為這常常是她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。
然而,你的作品是否優秀,與他是不是給你長面子,其實是兩回事。優秀這個概念本身就很寬泛,倘若完全按照世俗的模式來套用,優秀指向的是將來升官發財,然而,是否當眾表演唱歌,能不能在一群小朋友中脫穎而出,顯得格外機靈與可愛,其實與升官發財沒有半點關系。如果媽媽眼里的優秀標準,就是孩子能夠在每一次她需要面子的時候為她掙到面子,這個孩子長大不一定優秀,倒是一定會變成表演型人格,失去自我,成全他人。
面子與孩子,誰在第一
如果說,以上好面子傷孩子的事例是顯淺的,另外一種則躲藏得更深,那就是非當著別人的面教育孩子。
小小美剛上幼兒園時,班主任是位年輕的幼師,有熱情沒經驗。一天放學,她把我單獨留下,當著小小美的面說,今天小小美在幼兒園犯錯誤,老師批評她,她說了一句非常恐怖的話“小朋友可以打老師”,老師問她誰說的,她說是媽媽說的。
老師臉上那種“你是怎么做家長的”的責怪表情,讓我十分委屈,于是我嚴厲地問小小美,媽媽是這么教你的嗎?小小美玩弄著自己的小手指,低頭輕聲說,“媽媽沒有說”。我松了一口氣,像得了尚方寶劍似地與小老師理論起來。
回到家,我的氣還沒有完全消,于是給朋友打電話。
“你為什么要把她陷于當場對質的境地呢?這對小孩子是很不公平的。我覺得,你當時想到的只是自己的面子,而不是你女兒的感受?!痹緶蕚涫斋@安慰的我,握著電話愣在那兒。幾乎一晚上沒睡好,越想越有點后怕了。
我當著老師的面揭穿小小美的謊言,其實對教育孩子沒有任何幫助。當然,我可以牽強地將此解釋為,應該教育孩子要誠實,而實際上,這件事情的關鍵點,是與誠實無關的。首先,因為老師缺乏經驗,對孩子進行了誘導。“誰教你的?”當她這樣嚴厲地質問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時,孩子會本能地想要保護自己,只能搬出媽媽,這個世界上她最信任的人,來抵抗老師的強勢,安撫自己此時此刻的孤獨與無助??上?,媽媽并沒有與她站在一個陣營,而是為了自己的清白,迅速地倒向老師的陣營,嚴厲地批評她、質問她,辜負了她的信任。
克制愛的占有,培養愛的能力
每位母親都喜歡說,孩子是第一位的,就像戀愛中的男人常常說我愛你勝過愛自己,然而真正做到將孩子的感受放置于第一,靠的不是愛與本能,而是克制與培養?!拔疫@樣做,究竟是為了孩子還是面子”是每一位母親必須時常追問自己的話題。
常常有性情溫和,不擅爭搶的小孩,回到家被媽媽數落得狗血淋頭,“他搶你的玩具,你干嘛不搶回來”,“他打你,你為什么不還手,你這個慫包”,仔細想想,究竟是孩子在群體中被搶了玩具,被打了一下受傷害深,還是面對家長粗暴的責怪,受傷害深?當然,我們都會將這樣的教育歸結于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愛,因為愛你,所以心急如焚,所以口不擇言??蛇@真的是因為愛嗎?
以成人的理智與智商,果真會覺得一個從小能搶贏玩具的人,長大就能成為馬云、喬布斯?沒有父母弱智如此,我們的憤怒只是因為“沒用的”孩子傷了我們的面子。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,每個孩子都會想辦法,依據自己的特點與脾性,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。媽媽的作用,并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,將孩童的世界復雜化,分為朋友與敵人,壞人與好人,欺負與被欺負,而是默默觀察,先鼓勵再指導。
當孩子被搶走了玩具,去玩另一個玩具的時候,表揚他的大度;如果他感到憤怒與不適,就告訴他,玩具被搶走,錯誤并不在他,而是搶玩具的小朋友。相較于玩具,孩子更在乎的是被認可。媽媽在他的心目中是如此高大的存在,在他純潔的人生觀里,會認為既然媽媽都說搶玩具的孩子錯了,那么他即使有玩具,也沒什么了不起。
所以,請記得,孩子不是你的一枚胸針一副耳環,他來到這個世界,并不是為了成就誰的成就感,更不是為誰爭光,淡定地面對孩子為我們“丟臉”的時刻,是爸爸媽媽向尊重孩子獨立人格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。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
- 兒童故事
- 教育資源
- 小學語文
- 小學英語
- 小學數學
- 資源下載
- 專家講座
- 智慧山微課
- 少兒英語
- 專項復習
- 各科教材
- 課外讀物
- 育兒博客
- 書籍推薦
- 胎教音樂
- 經典兒歌
- Scratch編程
- 一年級新生
- 飲食健康
- 學齡前
- 兒童電影
- 成長故事
- 學習寶典
- 幼小銜接
- 古詩文
- 影視動畫
- 科學小實驗
- 精選課程
- 書法比賽專用
- 首頁課程介紹
- 小學指南
- 智慧山活動
- 說明
- 家庭教育
- 曬飯—一早一晚
- 兒童編程
- 編程網站
- 智慧山圖書館
- 小升初
- 英語學習
- 智慧家庭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