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課 跟祖父學詩
- 2015-09-18 10:16:00
- 王艷 原創
- 9696
播放器加載中
[00:02.00]2.跟祖父學詩
[00:04.65]祖母死了,我就跟祖父學詩。
[00:08.28]因為祖父的屋子空著,我就鬧著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。
[00:15.31]早晨念詩,晚上念詩,半夜醒了也是念詩。念了一陣,念困了再睡去。
[00:24.39]祖父教我的有《千家詩》,但沒有課本,全憑口頭傳誦,祖父念一句,我就念一句。
[00:34.84]祖父說: “少小離家老大回……” 我也說: “少小離家老大回……”
[00:44.81]都是些什么字,什么意思,我不知道,只覺得念起來那聲音很好聽。所以很高興地跟著喊。
[00:55.70]我喊的聲音,比祖父的聲音更大。
[00:59.72]我一念起詩來,我家的五間房里的人都可以聽見,祖父怕我喊壞了喉嚨,常常警告著我說: “房蓋都被你抬走了。”
[01:12.78]聽了這笑話,我笑了一會兒,過不了多久,就又喊起來了。
[01:19.69]夜里也是照樣地喊,母親嚇唬我,說再喊她要打我。
[01:27.21]祖父也說: “沒有你這樣念詩的,你這不叫念詩,你這叫亂叫。”
[01:35.04]但我覺得這亂叫的習慣不能改,若不讓我叫,我念它干什么。
[01:42.95]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,一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,我就說: “不學這個。”
[01:51.56]祖父于是就換一首,換一首不好,我還是不要。
[01:57.06]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,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”
[02:05.86]這一首詩,我很喜歡,我一念到第二句,“處處聞啼鳥”那“處處”兩字,我就高興起來了。
[02:16.55]覺得這首詩,實在是好,真好聽“處處”該多好聽。
[02:23.93]還有一首我更喜歡的: “重重疊疊上瑤臺,幾度呼童掃不開。 剛被太陽收拾去,卻教明月送將來。”
[02:38.49]就這“幾度呼童掃不開”,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,就念成“西瀝忽通掃不開”。
[02:48.63]越念越覺得好聽,越念越有趣味。 當客人來了,祖父總是叫我念詩的,我就總喜歡念這一首。
[03:00.82]那客人不知聽懂了與否,只是點頭說好。 就這樣瞎念,到底不是久計。念了幾十首之后,祖父開講了。
[03:13.44]“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” 祖父說: “這是說小的時候離開了家到外邊去,老了回來了。
[03:26.70]鄉音無改鬢毛衰,這是說家鄉的口音還沒有改變,胡子可白了。”
[03:35.91]我問祖父: “為什么小的時候離家?離家到哪里去?”
[03:42.34]祖父說: “好比爺爺像你那么大離家,現在老了回來了,誰還認識呢?
[03:50.84]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小孩子見了就招呼著說: 你這個白胡老頭,是從哪里來的?”
[04:02.52]我一聽覺得不大好,趕快就問祖父: “我也要離家的嗎?等我胡子白了回來,爺爺你也不認識我了嗎?”
[04:12.81]心里很恐懼。 祖父一聽就笑了: “等你老了還有爺爺嗎?”
[04:21.63]祖父說完了,看我還是不很高興,他又趕快說: “你不離家的,你哪里能夠離家……快再念一首詩吧!
[04:33.09]念“春眠不覺曉”……” 我一念起春眠不覺曉來,又是滿口的大叫,得意極了。
[04:41.84]但從此再讀新詩,一定要先講的,沒有講過的也要重講。 似乎那大嚷大叫的習慣稍稍好了一點。
[04:53.81]“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” 這首詩本來我也很喜歡的,黃梨是很好吃的。經祖父這一講,說是兩個鳥,于是不喜歡了。
[05:10.64]“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 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。”
[05:21.52]這首詩祖父講了我也不明白,但是我喜歡這首。因為其中有桃花。
[05:29.79]桃樹一開了花不就結桃嗎?桃子不是好吃嗎?
[00:04.65]祖母死了,我就跟祖父學詩。
[00:08.28]因為祖父的屋子空著,我就鬧著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。
[00:15.31]早晨念詩,晚上念詩,半夜醒了也是念詩。念了一陣,念困了再睡去。
[00:24.39]祖父教我的有《千家詩》,但沒有課本,全憑口頭傳誦,祖父念一句,我就念一句。
[00:34.84]祖父說: “少小離家老大回……” 我也說: “少小離家老大回……”
[00:44.81]都是些什么字,什么意思,我不知道,只覺得念起來那聲音很好聽。所以很高興地跟著喊。
[00:55.70]我喊的聲音,比祖父的聲音更大。
[00:59.72]我一念起詩來,我家的五間房里的人都可以聽見,祖父怕我喊壞了喉嚨,常常警告著我說: “房蓋都被你抬走了。”
[01:12.78]聽了這笑話,我笑了一會兒,過不了多久,就又喊起來了。
[01:19.69]夜里也是照樣地喊,母親嚇唬我,說再喊她要打我。
[01:27.21]祖父也說: “沒有你這樣念詩的,你這不叫念詩,你這叫亂叫。”
[01:35.04]但我覺得這亂叫的習慣不能改,若不讓我叫,我念它干什么。
[01:42.95]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,一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,我就說: “不學這個。”
[01:51.56]祖父于是就換一首,換一首不好,我還是不要。
[01:57.06]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,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”
[02:05.86]這一首詩,我很喜歡,我一念到第二句,“處處聞啼鳥”那“處處”兩字,我就高興起來了。
[02:16.55]覺得這首詩,實在是好,真好聽“處處”該多好聽。
[02:23.93]還有一首我更喜歡的: “重重疊疊上瑤臺,幾度呼童掃不開。 剛被太陽收拾去,卻教明月送將來。”
[02:38.49]就這“幾度呼童掃不開”,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,就念成“西瀝忽通掃不開”。
[02:48.63]越念越覺得好聽,越念越有趣味。 當客人來了,祖父總是叫我念詩的,我就總喜歡念這一首。
[03:00.82]那客人不知聽懂了與否,只是點頭說好。 就這樣瞎念,到底不是久計。念了幾十首之后,祖父開講了。
[03:13.44]“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” 祖父說: “這是說小的時候離開了家到外邊去,老了回來了。
[03:26.70]鄉音無改鬢毛衰,這是說家鄉的口音還沒有改變,胡子可白了。”
[03:35.91]我問祖父: “為什么小的時候離家?離家到哪里去?”
[03:42.34]祖父說: “好比爺爺像你那么大離家,現在老了回來了,誰還認識呢?
[03:50.84]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小孩子見了就招呼著說: 你這個白胡老頭,是從哪里來的?”
[04:02.52]我一聽覺得不大好,趕快就問祖父: “我也要離家的嗎?等我胡子白了回來,爺爺你也不認識我了嗎?”
[04:12.81]心里很恐懼。 祖父一聽就笑了: “等你老了還有爺爺嗎?”
[04:21.63]祖父說完了,看我還是不很高興,他又趕快說: “你不離家的,你哪里能夠離家……快再念一首詩吧!
[04:33.09]念“春眠不覺曉”……” 我一念起春眠不覺曉來,又是滿口的大叫,得意極了。
[04:41.84]但從此再讀新詩,一定要先講的,沒有講過的也要重講。 似乎那大嚷大叫的習慣稍稍好了一點。
[04:53.81]“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” 這首詩本來我也很喜歡的,黃梨是很好吃的。經祖父這一講,說是兩個鳥,于是不喜歡了。
[05:10.64]“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 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。”
[05:21.52]這首詩祖父講了我也不明白,但是我喜歡這首。因為其中有桃花。
[05:29.79]桃樹一開了花不就結桃嗎?桃子不是好吃嗎?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
發表評論
分類
- 兒童故事
- 教育資源
- 小學語文
- 小學英語
- 小學數學
- 資源下載
- 專家講座
- 智慧山微課
- 少兒英語
- 專項復習
- 各科教材
- 課外讀物
- 育兒博客
- 書籍推薦
- 胎教音樂
- 經典兒歌
- Scratch編程
- 一年級新生
- 飲食健康
- 學齡前
- 兒童電影
- 成長故事
- 學習寶典
- 幼小銜接
- 古詩文
- 影視動畫
- 科學小實驗
- 精選課程
- 書法比賽專用
- 首頁課程介紹
- 小學指南
- 智慧山活動
- 說明
- 家庭教育
- 曬飯—一早一晚
- 兒童編程
- 編程網站
- 智慧山圖書館
- 小升初
- 英語學習
- 智慧家庭教育
Update Required
To play the media you will need to either update your browser to a recent version or update your Flash plugi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