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教版_數學_期末_三年級下冊_復習資料
- 2015-06-06 12:17:00
- 奧特曼的小怪授 原創
- 11087
一、 除法
1.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,商可能是兩位數,也可能是三位數。(百位夠除時商是三位數,百位不夠除時是兩位數。)
464÷4=166 464 ÷8=58
2. 一位數除多位數: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,一位不夠看2位,不夠商一0占位,除數當姐余當妹。
驗算有余數的除法:商×除數+余數=被除數。208÷2=104 315÷3=105 217÷3=71
3. 0乘任何數都等于0。0除以任何不為0的數都等于0。
(1) 口算整十數乘整十數,用遮0法,先算0前面的數的乘積,再數數2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,添在積的后面。
20×30 想2×3=6 20×30=600
(2)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,先用第一個因數分別乘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和十位,再把兩次乘出來的積相加。
24×32 想 24×2=48 24×30=720 720+48=768
(3)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,可以估第一個因數,也可以估第二個因數,還可以兩個因數都估。
4. [半價出售](原來的價格÷2=現在的價格)
5. 記憶數量關系式:雞的總只數÷層數=每層的只數 書的總本數÷書架的個數=每個書架上書的本數
電池的總個數÷每盒電池的個數=盒數
工作總量÷工作時間=工作效率
速度×時間=路程
路程÷時間=速度
路程÷速度=時間
跳繩的總個數÷幾分鐘=每分鐘跳的個數
打字的個數÷時間=每分鐘打字的個數
單價×數量=總價 總價÷數量=單價 總價÷單價=數量
二、 年月日
1. 年分為平年、閏年;月分為大月、小月和特殊的2月。平年有365天,閏年有366天。
(大月有:1月、3月、5月、7月、8月、10月、12月(7個);小月有:4月、6月、9月、11月)(4個)
平年的2月有28天,閏年的2月有29天。
2. 連續的大月有7月和8月,或者12月和1月。
連續兩個月天數是61天,其中一個是大月,一個小月。
3. 平年
平年 |
第1季度 |
第2季度 |
第3季度 |
第4季度 |
天數 |
90 |
91 |
92 |
92 |
半年 |
上半年181天 |
下半年184天 |
4.閏年
閏年 |
第1季度 |
第2季度 |
第3季度 |
第4季度 |
天數 |
91 |
91 |
92 |
92 |
半年 |
上半年182天 |
下半年184天 |
5. 各類節日:
元旦節1月1日、 植樹節3月12日、 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8日、 國際勞動節5月1日、
國際兒童節6月1日、 建黨節7月1日、 建軍節8月1日、 教師節9月10日 、國慶節10月1日、
6. 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、1個閏年。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。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,必須是400的倍數,才是閏年(公元800年、1200年、1600年、2000年、2400年等)。
7.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,到2008年是59周年。(2008-1949=59)
8. 計算天數[分月計算] 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?
月 份 |
6 月 |
7 月 |
8 月 |
思 考 |
12日----30日 |
31天 |
1日-----17日 |
30-12+1=19天 |
31天 |
17天 |
|
合計:19+31+17=57天 |
一個星期有7天,
一個月最多四個星期,
一個月最多5個星期日,最少4個星期日
1月、2月、3月是第一季度,平年90天,閏年91天,
4月、5月、6月是第二季度,91天
7月、8月、9月 是第三季度,92天
10月、11月、12月是第四季度,92天
平年52個星期零1天,
閏年52個星期零2天。
上半年:1、2、3、4、5、6月,平年181天,閏年182天,
下半年:7、8、9、10、11、12月,無論平年還是閏年都是184天永不變。
平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天數一樣91天,閏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少1天,
不論哪一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天數一樣92天,三、四季度總比一、二季度多,
下半年總比上半年多。
例:10小華到13歲時,只過了3個生日,她的生日是(閏)年的( )月( )日
三、 平移和旋轉
平移后物體的形狀不變、大小不變
火車、電梯和纜車的運動是平移,風扇葉片、螺旋槳和鐘擺的運動是旋轉。
汽車前行是( )現象,車輪轉動是( )現象。
生活中常見的旋轉現象:擰水龍頭、汽車方向盤的轉動、旋轉門的轉動、開門、翻書、
生活中常見的平移現象:打算盤、升國旗、光盤的放映、拉開抽屜、
四、 乘法
[本單元知識點]
1、兩位數乘整十數;
2、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;
3、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;
4、應用
1、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,也可能是四位數。
2、驗算: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。
數量關系式:每箱牛奶的瓶數×箱數=牛奶的瓶數 單價×數量=總價
在乘法運算中,一個因數不變,另一個因數擴大幾倍,積就擴大幾倍。5 ×4=20 5 ×8=40
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。42 ×10=420 10 ×42=420
五、觀察物理
不同形狀的物體,分別從正面、側面、上面看,看到的形狀有可能是相同的,也有可能是不同的。
六、 千米和噸
1、長度單位有:毫米、厘米、分米、米、千米 (公里)
Mm cm dm m km
進率:1千米=1000米 1米=10分米 1分米=10厘米 1厘米=10毫米 1米=100厘米
數量式:跑道一圈的長度×圈數=跑步的距離
2、質量單位有:克、千克、噸 進率:1噸=1000千克 1千克=1000克
g kg t
3、單位換算:大單位換算成小單位(乘它們之間的進率)小單位換算成大單位(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)
七、軸對稱圖形
1、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。
2、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有:長方形(2條)、正方形(4條)、圓形(無數條)。
3、字母是軸對稱圖形的有:A、B、C、D、E、H、I、 K、M、O、T、V、U、W、X、Y。
4、根據軸對稱圖形的一半,畫出它的另一半。
八、認識分數
單位“1”----- 一個物體或者幾個物體。
分數:把一個物體或者幾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其中1份或者幾份。
分數比大小: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,分子相同,分母小的分數就大。
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。(分母不變,分子相加或相減。)
分子、分母相同就是整數1、分子是0的分數就是0。
總個數÷分母×分子=取出的個數 如:100個桃子的五分之三是多少?100÷5×3=60(個)
三(1)班有男生20人,女生25人。男生人數占女生人數的 ,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。
九、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
1.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,就是它們的面積。
物體的面積有大有小,我們可以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它們的大小,還可以用同一張紙分別去量比出它們的大小。
2. 圍成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,就是它們的周長。
3. 教室的面積約是54平方米。
課桌的面積約是44平方分米。
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,周長不一定相等。
4. 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,面積不一定相等。
5. 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,面積是1平方厘米;生活中:指甲面的面積、物體按鍵面的面積、一個田字格 面的面積、接近1平方厘米。
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,面積是1平方分米;生活中:手掌面的面積,文具盒面的面積,粉筆盒面的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。
邊長1米的正方形,面積是1平方米。生活中:四個小朋友圍起來的大小,講桌面的面積,小黑板面的面積接近1平方米。
6. 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:1平方分米=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=100平方分米
1平方米=10000平方厘米
7. 大單位換算小單位(乘它們之間的進率也就是數字末尾補兩個0)
小單位換算大單位(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也就是數字末尾去掉兩個0)
十、 統計
1、求平均數的方法:
(1)移多補少
(2)總數÷人數(份數)=平均數
2、運動與身體的變化。運動后人的脈搏會加快。休息幾分鐘后會恢復到正常狀態。
(1)起始格可以代表任何數。
(2)統計圖有橫軸、縱軸。
(3)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。
(4)將所有數字相加,再除以人數,便能求出平均數。
十一、認識小數
1、十分之幾就等于零點幾。
2、小數的讀法和寫法。(先讀寫整數部分再寫上小數點最后讀寫小數部分)讀作要大寫,寫作要小寫。
4.5讀作:四點五 八點九寫作:8.9
3、小數大小的比較。(先比較整數部分,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,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小數部分,)
4、小數的加減法。(1.數位要對齊2.小數點要對齊3.先加減小數部分,滿十要向前前一位進1,最后加減整數部分)
5、0既是自然數也是整數。
6、小數不一定比整數小。
測試試卷下載:[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期末數學試卷]
提示:如果您是在微信里瀏覽本頁面,請在微信界面右上角選擇“在瀏覽器中打開”,然后再點擊下載。
智慧山
網站:www.shuqilive.cn
微信號:zhihuishan2013
QQ群號:278078985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
- 兒童故事
- 教育資源
- 小學語文
- 小學英語
- 小學數學
- 資源下載
- 專家講座
- 智慧山微課
- 少兒英語
- 專項復習
- 各科教材
- 課外讀物
- 育兒博客
- 書籍推薦
- 胎教音樂
- 經典兒歌
- Scratch編程
- 一年級新生
- 飲食健康
- 學齡前
- 兒童電影
- 成長故事
- 學習寶典
- 幼小銜接
- 古詩文
- 影視動畫
- 科學小實驗
- 精選課程
- 書法比賽專用
- 首頁課程介紹
- 小學指南
- 智慧山活動
- 說明
- 家庭教育
- 曬飯—一早一晚
- 兒童編程
- 編程網站
- 智慧山圖書館
- 小升初
- 英語學習
- 智慧家庭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