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級班主任建議:要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
- 2014-08-11 16:25:00
- 皮皮魯 轉貼
- 10081
新學期臨近,一些家長擔心孩子不適應校園生活,老師建議:
注重培養孩子生活學習能力
新學期臨近,又一批孩子即將成為小學生、初中生,開始他們新的學習生活。角色變了,要求變了,家長的期望值也變了。那么,如何才能引導孩子做好這些銜接工作,使他們高高興興、順順利利地開始新階段的學習呢?
家長的擔心:孩子上小學能習慣嗎
朋友老曾最近這幾天就一直在為兒子的新學期忙活著。老曾的兒子要上一年級了,平時非常調皮好動,在幼兒園就是搗蛋大王。老曾擔心的是孩子進入小學后會很不習慣,在課堂上坐不住,要他端端正正地坐上45分鐘,會很難。再加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課,就更難了。另外,孩子幼兒園階段都是每天睡到八點左右,上小學需要提早起床,孩子早上能不能準時起床?放學回家后會不會按時做作業?種種問題都讓老曾感到擔心。
老師:家長要注重孩子生活能力方面的培養
有著豐富教育經驗的市某小學的盧老師說,幼升小的過程,是孩子從幼兒到兒童的一個重要轉折,無論是學習環境、學習方式,還是生活習慣、行為規范都面臨著新的變化。在孩子的教育上,幼兒園與小學兩種教育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,主要表現在作息時間安排、教學形式、師生關系、學習要求等方面,特別是學習方面,幼兒園主要是“玩”的狀態,小學是正規“學習”的狀態,這會使部分小學生出現不適的現象,導致他們學習興趣低落、心理恐懼。因此,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家長應密切注意孩子這個時期的銜接教育,使孩子學習有興趣、活動能合群、生活有條理。
盧老師指出,幼小銜接的關鍵不是知識的銜接,而是能力的銜接,因此,家長不應眼睛只盯著學習成績,給孩子太大的壓力。應從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包括視覺專注能力、聽覺記憶能力、口語表達能力、交往能力等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。通過提前做好的必要準備和輔助幫助,注意孩子“小升初”的心理變化,多鼓勵、堅定孩子的信心,幫助孩子順利地過渡到小學學習生活中來。入學前,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培養和塑造。調整生物鐘,學會整理學習用品,能正確書寫自己的姓名,知道家里的聯系電話等。另外,在開學初期,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多溝通,對孩子要以鼓勵為主,切勿急功近利,摧毀孩子信心。
相關主題: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
- 兒童故事
- 教育資源
- 小學語文
- 小學英語
- 小學數學
- 資源下載
- 專家講座
- 智慧山微課
- 少兒英語
- 專項復習
- 各科教材
- 課外讀物
- 育兒博客
- 書籍推薦
- 胎教音樂
- 經典兒歌
- Scratch編程
- 一年級新生
- 飲食健康
- 學齡前
- 兒童電影
- 成長故事
- 學習寶典
- 幼小銜接
- 古詩文
- 影視動畫
- 科學小實驗
- 精選課程
- 書法比賽專用
- 首頁課程介紹
- 小學指南
- 智慧山活動
- 說明
- 家庭教育
- 曬飯—一早一晚
- 兒童編程
- 編程網站
- 智慧山圖書館
- 小升初
- 英語學習
- 智慧家庭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