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與爸爸不親會有什么后果?丟三個好處獲一個壞影響
- 2018-12-04 12:45:00
- 幼兒心理科普作家 黃杏貞
- 轉貼:
- http://blog.baby.sina.com.cn/s/blog_86b98dbe0102xvoc.html
- 5471
最近看了一個朋友自己被人拍下的讓人爆笑的視頻。
視頻里,幾個男人在飆歌,輪到這位滿臉胡渣的朋友時,他一張嘴,竟然飆起了兒歌:“我有一只小毛驢,我從來也不騎……”這時一旁有人含在嘴巴里的花生粒都噴出來了。
愛唱兒歌的爸爸,是個好爸爸啊,他一定經常陪孩子唱兒歌。難怪他的妻子經常曬幸福,稱贊孩子的爸爸是個充滿愛心和耐心的好爸爸。陪娃的爸爸不僅盡責,還很有好處。赫伯特·勞倫斯說,一個好父親勝過100個校長。
有爸爸經常陪伴,孩子更容易獲得哪些好處?
1、孩子更容易從游戲獲益
我有個同學,現在是個優秀的機械設計師,他小時候在同學眼里,就已經是一個小小科學家。這大概得益于他的父親。他曾經跟我們分享過自己小時候的一件趣事。話說有一天,他問他父親:“爸爸,我想造一只船,你能幫我嗎?”他的父親二話不說,就把雜物間的一張床拆了,拆成了一塊塊木頭,然后到圖書館借書,參照書上的步驟,到雜貨店買零件,最后兩人忙了一個月,終于做成了一艘像模像樣的小木船,最后,他和父親還做了一把船槳。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,兩父子用自行車把小船好不容易拖到了河邊,結果一放到水里——就沉了下去!雖然造船失敗,但爸爸的實踐精神在他腦袋里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他受到父親的熏陶,行動力非常強。
相比起媽媽,爸爸們更具有實踐精神和行動力,雖然這只是相對而言。家庭情感研究學家約翰·格雷也說,在行動力上,爸爸往往比媽媽更有行動力,因為媽媽們經常情感細膩,考慮得過多。好比上面的例子,媽媽們可能會想:“造船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啊”,“到哪里找材料?好麻煩”,“萬一船太重怎么辦”,“失敗了就白做了”……而爸爸們更果斷一些,他們或許會說:“哪有這么多麻煩,做了再說”……
2、孩子更容易有冒險精神
我曾經在郊外的一座攀巖大山旁,遇見一位“頑童爸爸”,這個爸爸是個徒手攀巖者,他的腰上綁著2,3歲大的孩子,他的妻子在下面緊張得幾乎不敢呼吸,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著父子倆。當這個爸爸爬了20多分鐘后成功到了山頂,傳來了小男孩咯咯的歡笑聲。我想,這孩子有勇敢的爸爸,未來他也一定會很勇敢。
美國兒童心理學家Ross Parke經過研究發現,父親們更喜歡跟孩子玩激烈的運動,比如摔跤、賽跑或攀巖等更富冒險的活動。這其實與爸爸們的雄性荷爾蒙有關系。在雄性荷爾蒙的作用下,爸爸們在行為上會表現得更愛冒險和更有活力。孩子在爸爸的陪伴下,也便輕易地培養冒險的精神了。冒險,在相對安全的基礎上,就是一種韌性、堅持和進取的精神,無論兒子還是女兒,都會因此受益。
3、孩子更容易獨立
我有個朋友,小時候家境很好,她的媽媽和奶奶在她5歲前,從來沒讓她做過任何家務。這種寵養,在她5歲那年被她爸爸打破了。那年的一個周末,她媽媽和奶奶去拜訪親戚,他爸爸本來答應做飯,后來說不會做,還提議說他們可以餓一天,她聽到爸爸的奇葩提意當場懵了。后來爸爸給了女兒10塊錢,還說服她一個人到菜市場買一些瘦肉、青菜和面條,回家后又說服女兒做瘦肉蔬菜面,就這樣,她“不明不白”地就做了人生第一鍋瘦肉蔬菜面條。神奇的是,她從此愛上了做菜。長大后,她爸爸告訴她,“那一年那一天,爸爸故意不懂做飯,所以就逼出了一個愛做飯的女兒。”
難怪格爾迪說,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,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。在無數家庭的角色定位中,爸爸們常常不愛包辦,也懶于包辦,個別爸爸甚至自己本身就是有意無意的“懶漢”,“不懂晾衣服?好巧,爸爸也不懂,你看著辦”,所以有爸爸經常陪伴的孩子,更容易獨立。
爸爸與孩子的關系,一定會影響孩子下一代的親子關系
當一個家庭里,如果有不陪伴和經常忽視孩子的父親,會讓女兒對男人充滿負面印象,而這個家庭的兒子未來也會模仿父親的不盡責;
當一個家庭里,如果有一個好父親,他經常陪伴孩子,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,那么他會讓兒女們更熱愛家庭,為家庭的成長而努力。
正如爸爸從一開始,陪伴寶寶玩玩具、玩親子游戲、玩過家家,父親們從親子陪伴中獲得了親密的親子關系,他們的孩子也從中受益。他們的安全感更好,對父親更依戀,他們在各方面的性格和意志也受父親的正面影響。
因此,父親的做法會讓孩子獲得對父親角色的理解——作為一個父親,應該是與孩子經常在一起,還是分離的。這種印象,會讓孩子未來形成自己的行為標準。作為兒子,他會把父親的行為復制下來,用在自己未來的家庭和孩子身上。作為女兒,她趨向于對配偶失望和懷疑。這便是父親給孩子帶來的“復制作用”。
我想起了英國一位奶爸John的故事:
在他接自己的妻子和新生兒子從醫院回到家里,當他把妻子安頓在床上躺下,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,他60多歲的老父親來到了他們家。老人輕輕地走到嬰兒床邊,在寶寶的臉頰上親吻了一下,然后唱起了歡快的催眠曲……
在那一刻,熟悉的旋律讓John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與父親的一幕幕:
在家里土黃色的小木床上,爸爸歡快的催眠曲響起;
晚上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,爸爸歡快的催眠曲響起;
在觀看畫展回家的路上,他躺在爸爸的懷里,爸爸歡快的催眠曲響起;
在醫院治療腿傷的病床上,爸爸歡快的催眠曲響起……
他內心滿滿的感動,他輕輕地走過去,把老父親擁抱在懷里。不知什么時候開始,新生寶寶的嬰兒床邊,每晚總響起年輕爸爸給寶寶唱的歡快的催眠曲。
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到底多幸運?這些人用幾十年告訴你一個字——“值”!
愛能復制,當爸爸足夠愛孩子,孩子一定能學會愛。就像復印紙一樣,穩定而永恒。
關注智慧山微信公眾號(zhihuishan2013)后,在公眾號里回復以下關鍵字,即可得到相應資源!
公開課、作文、復習、試卷、知識點、活動、拼音、字母、鐘表、看圖寫話、故事、雙語故事、成語、常識、APP、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百家姓、三字經、唐詩三百首、自助查詢、超級口算
- 兒童故事
- 教育資源
- 小學語文
- 小學英語
- 小學數學
- 資源下載
- 專家講座
- 智慧山微課
- 少兒英語
- 專項復習
- 各科教材
- 課外讀物
- 育兒博客
- 書籍推薦
- 胎教音樂
- 經典兒歌
- Scratch編程
- 一年級新生
- 飲食健康
- 學齡前
- 兒童電影
- 成長故事
- 學習寶典
- 幼小銜接
- 古詩文
- 影視動畫
- 科學小實驗
- 精選課程
- 書法比賽專用
- 首頁課程介紹
- 小學指南
- 智慧山活動
- 說明
- 家庭教育
- 曬飯—一早一晚
- 兒童編程
- 編程網站
- 智慧山圖書館
- 小升初
- 英語學習
- 智慧家庭教育